近期,各地积极抓好项目建设,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达效。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安排超3000亿元支持2025年第三批“两重”建设项目。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在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的同时,更要注重提质增效,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坚实支撑。
因地制宜投新投绿,发挥项目建设的长远带动效应。项目建设既是经济增长的“稳定器”,也是经济结构转型的“助推器”。各地在依靠项目建设扩投资、稳增长的同时,也要注重发挥其调结构、促转型的作用。要顺应经济结构转型趋势,在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领域重点布局、着重发力,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同时,也要避免一哄而上,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这就要求各地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实际需求,围绕重点领域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
加力打通民企参与项目建设堵点,持续释放民间资本活力。民营企业参与项目建设,既有利于形成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新型投融资模式,也有利于纠偏“重建设轻运营”的倾向,推动项目长期健康运转。一方面,制定面向民间资本的投资项目清单,提供项目申报方式、回报机制、预期收益水平、停缓建项目处置方式等关键信息,促进项目信息透明公开,让民营资本想投、愿投。另一方面,持续畅通民间资本对接渠道,进一步细化融资支持、产权保护等配套政策,加大协调服务和要素保障力度,在项目推介对接、前期工作和报建审批等方面提供规范、高效、便利的服务,让民间资本能投、快投。
前瞻谋划、持续跟进,推动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管理。重点项目建设规模大、投资大、周期长,加强系统谋划、长期管理,才能推动项目从蓝图变为现实。要加强项目建设梯次管理,充实重大项目储备库,确保重大项目建设接续有力。做好用工、用电、用地、用气等生产要素保障,确保在建项目平稳有序推进,实物工作量加快形成。同时,盯住关键指标加强监督,针对工程质量、资金拨付使用、工程设施管护等方面的问题,建立健全堵点、难点的破解机制,确保项目干一个成一个。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苹果iPhone15ProMax升级较小:A17
感谢IT之家网友雨雪载途的线索投递!,根据Tech_Reve的说...
电力ETF指数基金560580涨2.09%,华电
今日,电力表现强势,截至10时,华电国际涨5.10%,大唐发电涨...
保险金信托燃爆会成为高净值客户“标配”吗?
保险金信托,作为信托和保险跨界合作的产物,越来越受到高净值客户的...
古老的“光”,点亮哪些新未来?
光,正在以前沿之姿,吸引各国科学家、创业者、投资人向“光”而行。...
发布“352”服务蓝图中国太保升级大健康战略
竞逐大健康市场,不少机构已经提前布局抢占赛道,打造未来发展第二曲...
王国军:发展“惠民保”需及时优化制度
近日,深圳惠民保正式上线,作为重疾险升级版,深圳惠民保将实现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