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信部23日正式启动四地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工作,旨在通过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激发企业主体创新活力,与全球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红利。工信部部长金壮龙表示,这标志着中国电信业对外开放迈入新阶段。
此次扩大开放率先在四地进行试点,包括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海南自由贸易港、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相关负责人答记者问时表示,四地可以结合自身发展定位和资源禀赋,差异化、有步骤地实施试点对外开放工作,加快实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的目标任务,进一步促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着力吸引和利用外商投资,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此前发布的试点方案提出,在获批开展试点的地区取消互联网数据中心、内容分发网络(CDN)、互联网接入服务(ISP)、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以及信息服务中信息发布平台和递送服务(互联网新闻信息、网络出版、网络视听、互联网文化经营除外)、信息保护和处理服务业务的外资股比限制。
本次试点开放的互联网数据中心及其下属子项“互联网资源协作业务”,是算力设施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业务首次对港澳资本以外的境外资本开放,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信息通信业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意味着外资企业可深度参与中国算力、云服务等市场。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前,算力已经成为全球紧缺的战略性资源和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基础设施。此次对外资开放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有利于吸引外资企业加大在中国的算力设施投资,共享算力市场发展红利,推动中国算力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发展,夯实筑牢智能时代的算力底座。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认为,通过放宽电信服务市场准入,完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将推动试点地区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方面率先与国际接轨,构建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
此前,中国推动电信业开放业务范围逐步扩大,外资准入门槛不断降低。中国加入WTO时承诺开放10项增值电信业务中的4项,现已主动拓宽开放至8项,并取消了其中4项的外资股比限制,推动开放水平大幅提升。
截至2024年9月,获准在华经营电信业务的外资企业增加至2220家,一批国际知名企业在华投资经营电信业务。
据了解,对四地开展试点工作授牌后,四地将启动增值业务试点申请程序。外资企业可按照要求申请试点批复,在取得批复后,在相应自贸区开展实质性经营。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张宏韬告诉记者,目前已预填申报表格的企业包括托克、汇丰金科、西门子数字医疗科技、特斯拉、猎聘、勤达睿、亿利互联、Unity、普洛斯等10家外资企业。
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适时推出增量政策。根据试点情况不断完善开放政策,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持续优化电信领域市场营商环境,及时扩大试点地区范围。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感谢IT之家网友雨雪载途的线索投递!,根据Tech_Reve的说...
今日,电力表现强势,截至10时,华电国际涨5.10%,大唐发电涨...
保险金信托,作为信托和保险跨界合作的产物,越来越受到高净值客户的...
光,正在以前沿之姿,吸引各国科学家、创业者、投资人向“光”而行。...
竞逐大健康市场,不少机构已经提前布局抢占赛道,打造未来发展第二曲...
近日,深圳惠民保正式上线,作为重疾险升级版,深圳惠民保将实现四大...